簡歷是我們求職的第一步,符合企業的簡歷才會引起HR的注意,獲得面試機會。而很多小伙伴常常運用一些比較老套的技巧去寫簡歷,得到的反饋也不盡如意,往往會自責于自己經歷過于平淡。其實,并不是十分優秀的簡歷就能夠吸引HR的,很多簡歷一般經歷一般的小伙伴一樣能獲得HR青睞,能找到合心意的工作,這是為什么呢?今天喵小魚就結合之前寫簡歷和最近的經驗,拋磚引玉地聊一聊如何用產品和運營的思維寫好一份簡歷。
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,這不僅僅是寫簡歷的底層邏輯,也是自己做人生決策的底層邏輯。
我們聊產品的時候,會聊產品的定位,發展方向和優勢劣勢。如果把人當成一個產品,那么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產品經理,你應該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,短期和長期的規劃大概什么樣。然后根據自己的方向和期望的崗位要求,來針對性地寫自己的簡歷。這樣的效率要比你寫一份標準化的簡歷然后海投強得多。
這里多說一句,很多HR面試的時候喜歡問候選人的個人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是什么樣的。這里答案本身并沒有太大意義,而是想看這個人有沒有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。
不管是工作三五年,還是大學剛畢業,對于這個問題都應該有自己的答案。答案可能會變,可能是不成熟的,這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思考過。
我認為對自己有清晰認知的人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不管是公司還是職位還是待遇,選擇他們,以后的風險會小很多。并且不管是對于技術也好,運營也好,這樣的人有獨立思考、分析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不會盲從,也不會遇到問題不知道如何下手。
小團隊做內部創業,找到對的人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。團隊的每個人都應該是創意和解決方案的來源,如果團隊是一幫只知道執行卻沒有任何想法的庸才,那么這個產品一定很平庸。平庸的產品注定失敗。
誰會看你的簡歷么?他們關注的點是什么?
一般來說,至少有三個人會看簡歷。負責招聘的HR,直屬領導和部門領導。
對于HR來說,最關注的是候選人的硬性條件,比如學歷、工作年限、相關行業經驗。
對于業務部門來說,最關注的是項目經驗是否匹配,以及是否有可遷移的能力。畢竟完美匹配的簡歷可遇而不可求,退而求其次,如果候選人有通用的方法論或者能力,也是值得花時間聊一聊的。
什么是通用的能力呢?舉例來說,如果你是做游戲商業化的,那么你應該總結出一些關于活動設計的底層邏輯,比如利用限時參與來觸發用戶的損失規避心理,利用價格錨點來引導用戶做出付費決策等等。這些能力遷移到互聯網,做其他產品的商業化依然是可行的。
一份優秀的簡歷不是一次寫出來的,需要不斷地補充和修改,做到每句話每個字都足夠精簡凝練。
一些建議匯總:
1、做好細節工作,簡歷不要有錯別字,標點、顏色、加粗、字號要統一,文件輸出成PDF版本;
2、對簡歷做減法,刪除和崗位無關的經驗,只留下和崗位相關的內容;
3、突出過往經驗的成績,有數據上數據,哪怕是模糊的數據;
4、將個人優點和自我評價可視化;(你說你擅長寫作,那么至少你要貼出能證明你寫作能力的東西)
5、強調技能遷移能力,突出個人方法論,不要羅列做過的事情;
兩段工作描述,可以參考對比一下:
A:負責“***”平臺的活動策劃與執行。定期舉辦拉新活動,根據用戶反饋進行優化和制定改進策略。
B:負責“***”平臺的活動策劃與執行。以拉新活動為例,活動期間每次通過活動新增的用戶達1萬+,活動成本為1萬元,平均每個用戶成本1元。拉新用戶次留為30%,接近平均次留。根據用戶反饋和轉化漏斗分析,調整了拉新活動的注冊步驟,整體轉化率和優化前比提升了30%。
結語
1、簡歷可閱讀性強,能讓別人抓住重點
2、突出個人核心競爭力
寫簡歷不是一件簡單輕松的事情,需要花大量的精力精雕細琢,一份優秀的簡歷不能說明這個人優秀,但是優秀的人,簡歷必然不會差。
所以認真對待每次找工作,將簡歷寫好,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,公司需求什么人才,對癥下藥,工作也就變得不那么難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