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了面試求職季,想必很多同學都在為工作到處奔波。有的同學可能為已經找到了滿意的工作而欣喜不已,而有的同學則可能四處碰壁而心灰意冷。
沒通過面試的同學會試著去尋找原因,但是有很多同學可能進入了一個誤區,誤以為自己面試不過就是因為欠缺面試技巧。其實,面試是對你大學過往經歷的考察,也是對求職前準備功課的考察。大學的經歷已經沒有機會再修改,但是你依然有機會多做一些面試準備,把讓自己的面試更加出彩。
那么面試前要做的準備有哪些呢?
1、簡歷
這個是求職必備的,去面試的求職者一定會攜帶一份簡歷。制作簡歷的方法和技巧我們的網站”簡歷本“上都有詳細的說明,網站上還有很多免費模板,大家可以借鑒一下。
2、自薦信
很多應屆生喜歡在簡歷上附自己的自薦信,企業每年都會收到大量的應屆生簡歷,但是幾乎沒有HR會花時間看你的自薦信。而且大家的自薦信千篇一律,吹噓自己或者向企業效忠,看了也沒什么意義。大多數情況下,除非要求附上自薦信,或者行業有慣例,就不要寫自薦信。
3、成績單、各類獎狀證明、畢業生推薦表等
在校成績單:需要成績單的企業一般會在招聘上說明,或者電話通知你。成績單可以在學校取得,記得提前準備。
4、獎學金、參加各種比賽獲獎證書、自己的作品
千萬千萬不要啥獎狀都捎上!只要帶對崗位有幫助的就可以了,比如獎學金證書、相關的比賽獲獎證書等。應聘需要作品的崗位,記得帶上自己的作品喲。一般帶復印件就好,原件帶來帶去有丟失的風險。
5、畢業生推薦表
正規接收應屆畢業生的單位都需要畢業生推薦表和第三方協議書。畢業生推薦表意味著畢業后很多手續的正常結辦(落戶、檔案轉移等)。記得慎重使用畢業生推薦表,求職面試時可以將復印件移交用人單位,當雙方達成求職意向后,方可將原件交給用人單位。
我們的認知受限于自己的視角和環境,因此獲得清晰的自我認知是非常困難的。求職前,對自己的認知非常重要。深入地了解自己,不僅會讓你求職順利,更會讓你終身收益。
現在很多學校的輔導員教導學生“先就業再擇業”是非常不負責的。且不論這些輔導員本身就沒在職場歷練過,視野的高度很多時候還不如大學生,而且輔導員提出的“先就業再擇業”更多的是為保證學?!熬蜆I率”而服務。
先分析思考自己的興趣愛好,想從事哪方面的工作,你的自身優勢是什么,了解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。然后再去根據這些去制作并投遞簡歷。選擇有時候比努力更重要。
求職時,除了要看崗位介紹,更要對公司有所了解。比如,有的公司招聘新媒體運營,職位描述上寫著:負責新媒體專題和活動的策劃與執行,跟蹤推廣效果,整理分析數據并反饋。
等你入職之后才發現,公司非常傳統,你每篇文章每個活動都需要一層一層審核,也沒什么經費。老板還給你制定不合理的KPI,對外的新媒體成了對公司內部的“期刊”!你就覺得自己被欺騙了,這和你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。
所以對于自己應聘的公司,你應該有足夠的認識。更何況,面試官也常常會問你:關于我們公司你了解什么?你對公司了解越多,越能顯示你的誠意。
從哪些方面了解公司?
1、機構商業模式和在行業生態鏈中所處的位置
我們要清楚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么,依靠什么掙錢。你的公司是做什么的,決定了你會接觸什么樣的人,你所能累積的資源是什么,需要顧忌自身的發展和安全性。畢竟,你的職業前途與公司和行業的前景是緊密掛鉤的。
2、企業的老板或者企業文化
可以說,公司的企業文化和老板風格是一致的。有的公司自由扁平,有的公司每天喊口號做操......做足功課,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氛圍,避免掉進坑里。
3、 所在部門的背景概況
此處的關鍵信息包括:
▽ 部門的業務內容
部門名字經常代表不了部門所承擔的業務內容。比方,有些公司市場部的業務內容是“銷售”,有些公司市場部承擔的業務是“營銷”。而“銷售”和“營銷”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。
▽ 企業組織架構
你要了解一家公司的組織架構,部門屬于總部還是下屬單位帶來的差異是顯著的。
雖然部門等級相同,但是所屬不同,帶來的必定是資源的不同。
▽ 部門的人員情況
在一家公司,你接觸最多的就是本部門的同事。最好能在求職之前了解到他們是什么背景,晉升情況如何,跳槽能去什么公司......因為一般來說,你同事的水平就是你日后發展的瓶頸。
另外,最好了解一下公司的人員是否穩定,崗位空缺的原因是什么。
▽ 具體崗位的細節信息
許多公司的職級光看名片都一樣,但是只有內部人員才知道,同樣的崗位待遇和發展常常是不同的。如果能了解到這方面的信息,基本就能摸清職業發展路徑了。
1、 禮儀
注意敲門,注意敲門,注意敲門,重要的事情說三遍
態度要自信,請微笑!畏畏縮縮的印象分會很低
面試官說話的時候,看著面試官的眼睛,眼神非常最重要
說話清晰,音量適中,語速適中
不要緊張,說完一段話可以跟一句:謝謝
說話可以運用一些手勢,但是不要手舞足蹈。
2、 服裝
根據公司的性質來選擇著裝:
▽ 當你選擇四大、銀行一類的公司,你自然需要穿著正式。
▽ 但是如果是一些互聯網公司,如果你穿正裝反而會顯得很拘謹,不合適。
最好的判斷方式就是,傳統企業、國企和商務范很重的外企、民企統一著正裝。
服裝搭配:
▽ 顏色搭配不要超過三種
▽ 一定要干凈整潔
▽ 冷色系為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