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應屆生來說,簡歷最終的目的是通過HR的簡歷篩選,進入到后續的面試。那相對應的就是面試官在閱讀你的簡歷時,他們在找什么呢?他們希望搞清楚你在某一段經歷中具體干了什么,并且判斷你的能力具體達到了什么水平。
而對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來說,面試官喜歡具體的經歷是怎樣的呢?
◆◆
越具體,越充實
◆◆
如果你的簡歷寫得朦朦朧朧欲遮還羞,面試官可能會覺得你沒什么干貨,所以不敢寫得詳細。相反,把經歷中重要的事情都寫清楚,僅從字數上看都會顯得充實。一段4行字的經歷,要比1行字的好很多。
◆◆
越具體,越真實
◆◆
如果我們要瞎編一段經歷,當然是越簡單越好,瞎編一大堆內容的難度太大了。在面試過程中,也比較容易求證具體的經歷。
◆◆
越具體,越準確
◆◆
面試官看經歷,是為了判斷能力,因此經歷越具體,判斷就會越準確。
? 那么怎么去寫具體呢?
1) 動作分解:按步驟描述經歷
怎么能把一件小事情,寫得很具體呢?最好的方法就是動作分解。把一件事情,按照它發生的順序拆解成多個步驟,一步一步的寫下來,這就是動作分解。
在課堂上,我們常常舉例,如何把“他走了”3個字,寫成4句話?按照動作分解的方法,可以這么寫:
他抬起頭看了老師一眼,遲疑了一下,慢慢地站了起來
他來到中間過道上,彎下腰,悄悄地朝門口走去
他來到門前,手搭在把手上向左旋轉,門應聲而開
他走出去,把門帶上,頭也不回地跑了。
2) 社團:不寫“官位”,寫事情
不少同學把學生會、團委、社團等同為了官場,常常把在這些組織中擔任的職務作為重點。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。職務本身幾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,關鍵是在里面做了什么事情。因此經歷的標題,并非一定要寫社團名字和職務,可以寫在這個社團里做的某件事情。
比如上面提到的這段經歷,標題寫成“深圳簡歷本大學傳統經典活動:游園會參與組織”,就比現在這個要好。標題的作用是概括表達本段文字。
3) 數字:讓經歷看起來更具體
有數字的經歷看起來更真實,數字也讓我們可以橫向對比,更精確的感受程度和水平。比如上文提到的一段經歷,如果把數字加進去,一切就變得更容易理解了。
聯系23個參演社團的200多名工作人員,共通知了6次會議,記錄會議摘要1萬多字,協調排練場地34次。收集46張各社團的宣傳海報,統一張貼在校內7個主要的海報欄。
4) 深入細節:寫做法、寫結果、寫背景
有一位求職者,在大學期間曾經組織過一次游園會。因為年紀輕,她在游園會中只是擔任了一個小角色,她感覺基本上是被高年級的師兄師姐呼來喊去地干雜活。這段經歷,她就寫了兩句話:
深圳簡歷本大學藝術中心 干事 參與組織了2017年的游園會
看了這兩句話,我們對這位同學的能力還是一無所知。也就是說,這兩句話白寫了,對于呈現能力,起不到任何作用。
? 可是,如何把這些不同表達出來呢?
1) 寫背景:游園會是深圳簡歷本大學最有影響的傳統經典活動,包括文藝巡演、圍湖詩會、思源燈謎等3大部分,從每年的4月份持續到5月份。
2) 寫做法:作為干事參與組織部、宣傳部的工作。聯系23個參演社團的工作人員,通知會議、做會議記錄、協調排練場地。收集各社團的宣傳海報,統一張貼。
3) 寫結果:本屆活動有大約200多名工作人員,2000多人次參加,成為最成功的一屆游園會。
這種方式能幫你將實習的經歷以一種有邏輯的方式清晰描述,最大化的表現你實習的經歷優勢。